從5個事件看六十年代音樂

cover_topic_music_in_60s

選擇字型大小:測試中

封面圖片來源 laverrue@Flickr

六十年代,動盪不穩,冷戰越戰緊張局勢等,當時科技文藝方面進步急速,亦有人說過六十年代比現在還開放。當時音樂發展方面,帶給人們無數的驚喜。影響音樂發展深遠歸咎於思想開放的反文化運動:反戰、女性權益、性開放及迷幻藥物等爭議議題。

當時除了錄音帶或卡式帶面世,更有無數傳奇樂隊歌星誕生,六十年代未的胡士托音樂節。滾石雜誌500首偉大歌曲中,有絕大部分都是六十年代歌曲及歌手。究竟甚麼原因令六十年代音樂受到高度評價?

如果有一部時光機,你會去什麼年代?

六十年代,可以說是動盪不穩的時候。在二戰(1939-1945)之後,六十年代的世界仍充滿著戰爭及衝突。例如:冷戰當中的衝突—豬灣事件(1961),古巴導彈危機(1961),法國五月風暴(1968),布拉格之春(1968),越南戰爭及邊境衡突等事件。

六十年代局勢對往後音樂發展有深遠的影響,特別是當時冷戰及越戰等事件令人們關注,反戰和平共創美好世界,思想開放的反文化運動:反戰、女性權益、性開放及迷幻藥物等爭議議題,這些或多或少都會對流行文化產生影響。

TL;DR
1. 卡式錄音帶(Cassette)面世
2. 英美等地爆發音樂狂熱潮
3. 歷史上盛大音樂節—胡士托音樂節
4. 披頭四狂熱
5. 入圍滾石雜誌音樂榜中
結論

1. 卡式錄音帶(Cassette)面世

Cassette
圖片來源由:Cassette(Thegreenj,Wikimedia Commons)

另外,卡式錄音帶(Cassette)在1964年面世及錄音帶格式改良。卡式錄音帶在德國誕生,由飛利浦公司發明。

相比起黑膠,錄音帶的發明令人更容易接觸音樂,有普及化音樂的現象。此外,當時卡式帶生意帶來過億元的價值。由此可見,卡式帶對音樂發展影響深遠,並不是黑膠獨佔當時音樂產業。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卡式帶熱潮,在這十年間卡式帶銷量有不錯的成績,有上升的趨勢。

2. 英美等地爆發音樂狂熱潮

Joan Baez and Bob Dylan
Joan Baez and Bob Dylan(圖片來源自 Rowland Scherman, Wikimedia Commons)

粒粒巨星,英國的有:The Animals,The Beatles,The Rolling Stone,The Who,The Kinks,Pink Floyd,Led Zeppelin等樂隊。

而美國的有:The Beach Boys,Bob Dylan,Simon &Garfunkel,The Velvet Underground,The Mamas & the Papas,Jackson 5,James Brown,Joni Mitchell,Jimi Hendrix,Crosby, Stills, Nash & Young等。

可見,巨星實在多不勝數,他們都令粉絲留下了深刻印象及美好時光,而且更為後世音樂帶來啟發性,靈感來源大多來自60年代音樂。即使你沒有聽過他們的歌曲,但你一定有聽過他們的名字。

3. 歷史上盛大音樂節—胡士托音樂節

The Woodstock Festival
The Woodstock Festival (圖片來源 James M Shelley, Wikimedia Commons)

歷史上盛大的音樂節—胡士托音樂節(The Woodstock Festival:3 Days Peace and Music)在1969年舉行。這一場音樂會吸引超過四十萬觀眾到埸,即使當時惡劣的天氣也難以熄滅觀眾對胡士托的愛火。

胡士托音樂節更被滾石雜誌評為對音樂發展史的重要事年,相當有代表性的音樂會。胡士托是一個充滿和平理念的音樂會,與六十年代的反文化運動有關聯(性解放運動及精神藥或迷幻藥實驗)。

4. 披頭四狂熱

The Beatles
The Beatles,1965(圖片來源自EMI., Wikimedia Commons)

為何六十年代的音樂值得一提?無可否認,六十年代是一個盛產音樂創作的年代。舉一個代表性的例子,披頭四The Beatles在六十年代風靡全球,令世界各地產生披頭四狂熱(Beatlemania)。

披頭四The Beatles是一隊充滿吸引力的樂隊,為何專輯都令人愛不釋手?Hey…….Jude!………Yesterday…….. Let it be……這些歌詞都總會在你腦海中,不自覺地哼唱起來。

影片: 披頭四狂熱(Beatlemania)

5. 入圍滾石雜誌音樂榜中

The rolling stone
圖片來源(Penske Media Corporation, Wikimedia Commons)

根據滾石雜誌,歷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(The 500 Greatest Songs of All Time)中有百分之四十(200多首)都是1960年代的歌曲入選,當中有很多都是The Beatles的歌曲(二十多首)入選。

對我來說,滾石雜誌榜只是一個參考,每個人口味都不一樣,至於喜不喜歡,都是取決於你。

結論:嘗試了解舊歌曲

Anti-War March 1968
Anti-War March 1968(圖片來源David Wilson, Wikimedia Commons)

局勢不穩、緊張與擔憂的年代,令到人類進步改變世界,喚起了人們宣揚反文化的理念—和平反戰、性解放、婦女權益及持開放態度對待精神藥物等。

這個理念無疑是一個社會催化劑,前衛的思想令當時文化和生活方式進步飛快。六十年代是一個令人深究的時期,為什麼當時可以有巨大的變化?是不是因為戰亂或不穩局勢的推進?

Blowin’ in the Wind(1963) – Bob Dylan

六十年代並不是一個單純圍繞情歌的年代,包容不同種類(Genre)的歌曲,宣揚反戰和平理念的歌曲。例如,Bob Dylan可以說是反文化的代表人物,當時推出的歌曲有Blowin’ in the Wind(見上面)及The Times They Are a-Changin,都是關於和平、自由、對戰爭的控訴。

The Times They Are a-Changin(1964) – Bob Dylan

不是單純一首「歌曲」,不是只看Billboard排名及收益,是發人深醒及引起人關注的歌曲。由此可見,六十年代美好的地方是人們自發的美德 。

Shar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Post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