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ving Private Ryan《雷霆救兵》:寫實鏡頭下的英雄史詩丨猛片—戰爭片代表
電影—Saving Private Ryan《雷霆救兵》
Saving Private Ryan—《雷霆救兵》,又稱為《拯救大兵瑞恩》或《搶救雷恩大兵》,是美籍猶太裔導演史蒂芬史匹堡(Steven Spielberg,又稱為史蒂芬史匹柏或史蒂文·斯皮爾伯格)導演的一部史詩級戰爭片,有人曾評價這部電影:「自拯救大兵瑞恩後,除了史蒂芬史匹堡無人敢拍二戰題材的戰爭片」。
電影在2011入選美國國寶級電影,由此不難看出,其在美國影史上的至高地位。影片以二戰歷史為大敘事背景,講訴了二戰結束前夕,二等大兵詹姆斯·瑞恩的三位哥哥連續犧牲後,美國軍方出於人道主義,派出米勒上校(由湯姆·漢克 Tom Hanks飾演)領導的八人組深入德軍的後方,展開危機四伏的驚險救人計劃。
影片中不僅真是還原了二戰戰場的殘酷嗜血,同時也將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展現得淋漓至盡,引發觀者對戰爭、戰爭下人性百態,以及對生命的反思。
電影的敘事結構十分精湛,通過一場場戰爭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。片中沒有太多個人的主觀視角,而是直接通過血淋淋的畫面將戰爭的殘酷直接展示在觀眾眼前,而片中人物的心理也是直接通過他們的話語或者是表面傳達出來。
比如前期眾人對以八換一的不滿,小隊中有人想放棄,也有人不停的抱怨,就連米勒上尉也是直白的說:「如果任務可以讓我早點回家見妻子,我就會接下它。」
而片中也沒有絲毫掩飾戰士們戰爭的恐懼,比如片頭的暈船、還有戰士們受傷後疼的大叫媽媽的場景。這些極盡真實的細節刻畫,更能讓觀者直觀的感受到生命在戰爭面前的不堪一擊。
《拯救大兵瑞恩》這部電影,為後來的戰爭片的拍攝樹立了典範。優秀的戰爭片並不一定要過度去給觀者雕刻英雄人物,而更多應該在去營造影片的教育意義,通過影片來引發觀眾對歷史的反思,以及對和平的思考。而非刻意去渲染戰爭雙方的敵對立場,或者是為了博眼球故意炫技來贏得片刻視覺上的快感。